课堂游戏化?大学学习还能这样天马

5月11日,任教于密西西比州珍珠河社区学院的Dan Childers博士给温肯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讲座,分享课堂教学中游戏的价值。本次讲座由我校英语专业Jennifer Marquardt教授主持。

Childers博士是我校英语专业Jennifer Marquardt博士在研究生院校学习时期的同窗。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分享,Marquardt博士关注到Childers博士近年来实践的游戏课堂并深感兴趣,便邀请Childers博士,为温肯师生们介绍这种非同寻常的课堂教学。

对于Childers博士来说,课堂游戏化的想法起源于一种被他戏称为“冷战”的常见课堂氛围:师生都缺乏热情。然而,课堂并非不可避免变成一场“冷战”。Childers博士提示:事实上,游戏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社交媒体的点赞交互形式就与游戏相仿。即使是在传统课堂,游戏化的规则也早已存在,如额外加分、拉曲线、期末考试等。“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游戏化。”Childers博士引用美国学者兼游戏设计师Ian Bogost博士的话概括。

于是,在Childers博士的课堂上,分值被替换成了“金币”,作业评价是“收据”,学生可以用积攒的“金币”购买“复活药水”(重新参加考试)“派对礼花”(小测验分数加十分)等道具,灵活调整作业与考试。Childers博士坦言,除了趣味性目的以外,这样的举措还考虑到了学生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给予学生依照自己需求调整课业的自由,能使课程评分的流程更加公平、透明。如此设置也扭转了课堂的传统构造,把聚光灯打在学生身上,让课堂以学生活动,而非老师讲课为主。

事实证明,Childers博士的游戏课堂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十分有益,也广受学生们欢迎。在一次近两百学生参与的调查中,96%的学生表示喜欢经由Childers博士游戏化的课程。参与讲座的温肯师生们也深受启发,大开眼界,联想到了温肯课堂中类似的游戏化元素,期待能借鉴到以后的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