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文学院科研日成果

4月28日,我校成功举办了本校“科研日”,由海报展示,3分钟演讲以及15分钟演讲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人文学院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研项目,以下是优秀科研成果展示:

海报组:

————————————————————————————————————————————

  1. 项目主题:中外高等教育合作

 

  1. 参加人员:刘劲跨 专业:计算机

陈晟龙 专业:心理学

王凌珂 专业:会计

 

  1. 指导老师:Joseph A. Poniatowski & Danny Dyer

 

  1. 项目简介:本研究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中国大学与非中国大学之间的对外合作。自从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非正式“开放”,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更正式的教育政策出台以来,中国鼓励与国外学院合作,以满足中国公民希望留在中国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国际教育体验的需求。虽然目前有超过1000个较小层次的联盟,例如学生或教师交流,或院系咨询,我们的主要重点是9所中外合作大学。通过对超过15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和对200多名WKU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我们开始了对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国际教育合作关系进行批判性研究的过程.

————————————————————————————————————————————

  1. 项目主题:积极心理学下重新评估增强师生互动策略

 

  1. 参加人员:王尔笑(英语),张思瑜(英语)

 

  1. 指导老师:Joaquin Lopez

 

  1. 项目简介:这项研究采取积极心理学和情绪商数的基础理论,强调其对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外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领域。通过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我们研究了位于中国的现代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讲师是如何通过情感塑造身份认同。我们认为民族志可以探索可见的行为和互动,以及潜伏在课堂微观世界中的力量。研究旨在挖掘教授情感知识的作用,特别是情感在课堂上的积极影响.

 

15分钟演讲组:

————————————————————————————————————————

1.研究名称:

座位选择:究竟是什么在影响?

 

2.参加人员:

何雨蓁 (心理学) 黄羽翀 (心理学) 卢柯含 (心理学) 占伊诺 (金融学) 周宇 (心理学)

 

3. 指导老师:Amrita Kaur

 

4.项目简介:学生的学位选择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变量,对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有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座位偏爱与他们的个性和动机因素以及学习成果有关。但是,对于影响学生在教室中就座的偏好的因素知之甚少。当前的研究将采用探索性的定性设计来探索影响本科生就座偏好的因素。该研究将使用目的性抽样招募参与者,与此同时采取面对面采访来收集学生数据。数据将使用主题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对高等教育从业者产生影响。

 

 

 

————————————————————————————————————————————

  1. 项目主题:我们的声音有意义:在ESL课上作为教育顾问的角色

Project title: Our Voices Matter: The Role of a Pedagogical Consultant in the ESL Course

  1. 参与人员:高钰晨(传播学)、江凌函(英语系)

 

  1. 指导老师: Svetlana Vikhnevich

 

  1. 项目简介:我们这项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项目旨在利用教学顾问(两名学生志愿者)的反馈意见,两名学生们旁听一节ESL 0403课程,提出教学改进建议这些建议并以这种咨询经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相关数据是通过音频录制的有关教学顾问的建议和在课堂上的见解的讨论收集的,并通过主题分析进行了分析(Braun&Clarke,2006年)根据确定的主题,学生接受了焦点小组访谈,以检查他们的改善建议是否被同学们喜爱。研究结果可使教师得出有关师生合作关系的结论。

 

————————————————————————————————————————————

  1. 项目主题:学生有兴趣吗?探讨促成本科生上课兴趣培养的因素。

 

  1. 参与人员:杨冰妤 心理学 陈胤琪 心理学 王晗宁 心理学 贺研言 心理学 郑成煊 金融

 

  1. 指导老师:Amrita Kaur

 

  1. 项目简介:兴趣在决定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动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利用定性的探索性设计来研究兴趣的行为指标和促进本科生兴趣发展的因素。将利用方便的抽样方法来招募参与者。研究将使用方便抽样法作为数据收集的主要来源,然后通过访谈来记录参与者在课堂学习中对兴趣的主观体验。数据将采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将对高等教育工作者产生影响。

 

文字图片 | 人文学院师生提供

文稿编辑 | 高钰晨

责编 |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