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 重访母校,听听我们离开后的故事

4月14日晚,由温州肯恩大学学生大使和Alpha社团共同主办的“一期一会”活动如期进行。活动邀请了从温肯毕业的优秀校友们、在校的学长学姐,共同分享自己在学习、职场上的故事和经验。

我们学媒中心的记者也借此机会,采访到了其中两位主讲者、远道而来的温肯校友——温州肯恩大学2016届毕业生冯嘉和陈风雅。

 一期一会1

冯嘉:找到自己所爱,闯出一片天空

温州肯恩大学2016届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毕业生,在校曾担任学生会主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现任职于彭博资讯(北京)有限公司,担任金融分析服务和销售代表。

冯嘉1

Q:可以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你的近况吗?

我现在是在彭博作为金融分析服务和销售代表,目前我正在准备高级顾问的考试。

Q:众所周知,美国彭博(Bloomberg)资讯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公司。你是如何进入彭博在中国的公司呢?

这个问题更应该是因果关系。我在研究生阶段,就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励志要进入美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为此,我找到了一个在四大的实习机会,负责审计工作。然而这次尝试让我意识到,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而金融与会计有相通性,自己就有意识地选修一些金融课程,决定往金融方向发展。在研究生快毕业时,因为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美国企业对外籍员工政策不明朗,受到下一届政府政策未知性的影响,留在美国的事务所很难。当时,我会每天投10到20份的简历,彭博伸出橄榄枝,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工作。

Q:工作和学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首先,工作意味着为公司创造价值,承担责任。而学习更多地是为自己。其次,在学校时会有老师引导如何去学。而工作是自己找到资源,注重自学能力。还有,大学时期是一个试错阶段,容许自己在探索过程种碰壁的。而工作涉及更多的资金与责任,容错率很小。

冯嘉2

Q:目前工作中的挑战与收获?

最大的挑战是自己从会计专业到从事金融行业,要不断学习知识。此外,在project management、工作的安排方面,需要更好的规划去实现。收获是,目前在北京工作,有广阔的平台可以接触到各家银行的总行。而自己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并能从中学到很多的金融知识。

Q:在工作中,你会对自己十分严格吗?

在评估表现的时候,自己要表现最好。与其他同事相比,以工作优先,生活为后。喜欢下班后,为自己“加班”更好地提升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

Q:现在回顾大学生活,有哪些感悟与思考?

我在大一用一年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要读大学,读研究生。并不是别人在做,你也要跟风,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规划,即使最后未必完全按规划走,但如果没有规划,可能也到不了与规划最接近的地方。

Q:用一句话,作为寄语送给学弟学妹?

温肯是一片自由的土壤,可以做出选择,但也要为自己负责。

 

陈风雅:从温肯儿到北大学子

温州肯恩大学2016届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权益部部长。现为北京大学深圳国际法学院J.D./J.M.在读研二学生。

陈风雅
和陈风雅交流,你会发现她乖巧文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愿被束缚的心,在温肯自由平等氛围的影响下,她毅然决定从商科转战法律,并最终如愿考上了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继续深造。“温肯的学生们都很酷。虽然每个温肯学子都不同,但他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当被问及对温肯的人们的看法时,她这样说。

Q: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初由商科转法学的缘由吗?

我的本科专业是会计,而在学习了会计课程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最开始我打算在商学院内部转专业,转读旅游管理专业,后来发现这也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领域。在学生会担任权益部部长的经历,让我发现维权时自己迸发出的激情,再加上温肯浓郁的人文情怀、平等精神和提倡的批判性思维对我影响颇深,最后我毅然决定选择国际法作为我之后读研的方向。

Q: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在温肯毕业后的经历。

我2016年从温肯毕业后,选择了在国内的北京大学深圳国际法学院继续读研。一个星期前,我刚去泰国参加了ALSA(亚洲法律学生联合会)模拟法庭的活动。今年暑假,我准备去参加美国“rule of law”活动,主要是和华盛顿的一些参议员、法官们进行交流。明年春季期间,我还准备去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进行交换。

Q:您已经在北大读研快两年了,能谈一谈对北大以及所学的国际法专业的看法吗?

相比于温肯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北大比较注重意识形态的建设,所以我还是挺想念温肯的。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学,北京大学这个平台以及它带给我的资源是很占优势的,比如身边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同学们和学历背景资深的教授们。

Q:现阶段您在读研方面有遇到过什么挑战吗?

挑战当然是有的。我现在读的国际法是要同时修美国法和中国法的,在学美国法的方面我认为自己还是小有优势的,毕竟和温肯的教学模式会比较相似以及英语语言方面也在本科掌握的比较好。而在中国法的部分,因为在温肯的四年接受的是全英文教学,我没有任何中文论文写作的基础并且中国法一节课的时长比美式课堂要长整整4倍,在这一方面我还是感觉自己稍稍落后于其他同学的。

Q:您觉得在北大读研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

北大这个平台就国内来说非常的高,平时校内提供的学习、实习以及活动资源优质且丰富,并且美国法的教授和校友们都会奉献十分珍贵的资源,这一点是非常大的收获。

陈风雅1

Q:您觉得自己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从本科到研究生是一个越来越细化的过程。本科我自己的探索时期,所以温肯在培养了我英语技能的同时,让我收获了通识教育知识。选择研究生方向时,我就是在选择未来从事的领域,因此在北大培养我更多的是法律专业方面技能,学到的是比较专业化的知识。

Q:您觉得自己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

我觉得温肯和北大两所学校的风格很不同。温肯的学生们都很酷,虽然每个温肯学子都不同,但他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在北大的生活就相对规律和枯燥一些,除了学习以外唯一的娱乐可能就是健身。因为读研究生时专业已经让选择的范围更加细化了,所以我和身边的同学们的追求是趋于同质化的,彼此都是竞争关系。

Q:请问您是否对自己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有一个规划,是选择继续读博还是就业?

我打算读完研究生就选择一所上海或深圳的律所就业,等去美国交换学习的期间,我就会开始做就业相关的准备了。

Q:回头看来,您觉得在温肯就读的大学四年,对您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温肯对我的影响,就是让我明白了:只要你敢想敢做,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做出选择并对此负责,你就拥有选择的权利。在温肯上学时,我身边出彩的同学很多,虽然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同,但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自己没有的东西。温肯学子给我的印象就是追求个性化,很酷。

Q:您能送给温肯的学弟学妹们一句话,作为寄语吗?

希望大家在温肯学习的时间都要努力变酷,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一期一会

文字 | 李越 崔闻珈
图片 | 陈星瑜(学生大使)张杰